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95篇
  免费   8838篇
  国内免费   4717篇
耳鼻咽喉   724篇
儿科学   2075篇
妇产科学   1643篇
基础医学   11259篇
口腔科学   2163篇
临床医学   9764篇
内科学   15701篇
皮肤病学   1446篇
神经病学   7583篇
特种医学   18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7820篇
综合类   17078篇
现状与发展   13篇
预防医学   7947篇
眼科学   2846篇
药学   9511篇
  29篇
中国医学   3505篇
肿瘤学   7979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1120篇
  2022年   2144篇
  2021年   3371篇
  2020年   3111篇
  2019年   2807篇
  2018年   2795篇
  2017年   3197篇
  2016年   3558篇
  2015年   3493篇
  2014年   6259篇
  2013年   6907篇
  2012年   6486篇
  2011年   7112篇
  2010年   5891篇
  2009年   5506篇
  2008年   5730篇
  2007年   5738篇
  2006年   5160篇
  2005年   4568篇
  2004年   3867篇
  2003年   3334篇
  2002年   2751篇
  2001年   2385篇
  2000年   1997篇
  1999年   1717篇
  1998年   1471篇
  1997年   1255篇
  1996年   1024篇
  1995年   1026篇
  1994年   835篇
  1993年   651篇
  1992年   578篇
  1991年   444篇
  1990年   413篇
  1989年   310篇
  1988年   247篇
  1987年   194篇
  1986年   162篇
  1985年   253篇
  1984年   206篇
  1983年   128篇
  1982年   178篇
  1981年   103篇
  1980年   114篇
  1979年   65篇
  1978年   43篇
  1977年   36篇
  1976年   27篇
  1975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研究利咽散结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36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利咽散结方组、氨氯地平组、模型组,每组12只。正常WKY大鼠12只作为正常组。利咽散结方组给予利咽散结方药液15.6 g/kg灌胃,氨氯地平组给予氨氯地平药液0.001 g/kg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均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均1次/d,连续8周。测量各组大鼠灌胃前及灌胃2周、4周、6周、8周后血压,末次灌胃结束后用ELISA法测定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利咽散结方组与氨氯地平组灌胃2周、4周、6周、8周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利咽散结方组灌胃2周、4周、6周、8周后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同期氨氯地平组(P<0.05),而舒张压与同期氨氯地平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利咽散结方组与氨氯地平组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利咽散结方组均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组(P均<0.05);利咽散结方组与氨氯地平组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利咽散结方组明显高于氨氯地平组(P<0.05)。结论利咽散结方可显著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其降收缩压效果不如氨氯地平,降舒张压效果与氨氯地平相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2.
23.
24.
Hepatic uptake mediated by 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OATP) 1B1 and 1B3 can serve as a major elimination pathway for various anionic drugs and as a site of drug-drug interactions (DDI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in vitro approaches used to predict human hepatic clearance (CLh) and the risk of DDIs involving OATP1Bs. On the basis of the so-called extended clearance concept, in vitro–in vivo extrapolation methods using human hepatocytes as in vitro systems have been used to predict the CLh involving OATP1B-mediated hepatic uptake. CLh can be quantitatively predicted using human donor lots possessing adequate OATP1B activities. The contribution of OATP1Bs to hepatic uptake can be estimated by the relative activity factor,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factor, or selective inhibitor approaches, which offer generally consistent outcomes. In OATP1B1 inhibition assays, substantial substrate dependency was observed. The time-dependent inhibition of OATP1B1 was also noted and may be a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in vitro–in vivo differences in the inhibition constant of cyclosporine A. Although it is still challenging to quantitatively predict CLh and DDIs involving OATP1Bs from only preclinical data, understanding the utility and limitation of the current in vitro methods will pave the way for better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抑郁症大鼠模型脑组织不同部位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抗抑郁药物使用后改变。方法:将成年SD大鼠3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干预组,每组10只,雌雄对半;正常组正常养殖,模型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结合孤养方式制备抑郁模型大鼠4周。药物干预组采用模型组造模过程4周后给予药物(氟西汀)给入,自实验开始之后每周观察大鼠体重、糖水消耗、旷场实验指标的变化,最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观察大鼠脑部BDNF因子及Trkb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缓慢、糖水消耗减少、旷场试验各项指标较正常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模型组较对照组各脑区BDNF及Trkb受体表达减少,药物干预组脑区BDNF及Trkb受体表达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脑部BDNF因子及Trkb的表达在抑郁症发生与治疗中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单次9 h高压氧(hyp 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凋亡诱导因子 (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o)的影响,探讨 HBO治疗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108只SD大鼠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BO组,每组各54只。造 模成功3 h后,HBO组实行HBO干预,压力0.2 MPa持续9 h,对照组呼吸常压空气。采用Garcia评分评估 大鼠神经功能,比较两组造模后13 h、24 h和72 h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在各时间点检测大鼠缺血半 暗带脑组织凋亡细胞数、线粒体和细胞核AIF表达及MMPo水平。 结果 ①神经功能评分:HBO组13 h(P <0.001)、24 h(P =0.04)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 ②凋亡细胞数:HBO组13 h、24 h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更少(均P <0.001)。③AIF在线粒体和细胞核的 表达:13 h、24 h、72 h各时间点HBO组AI F在线粒体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多(均P <0.001);各时间点HBO 组AIF在细胞核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少(均P <0.001)。④MMPo:各时间点HBO组MMPo均高于对照组(均 P <0.001)。 结论 HBO治疗可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稳定MMPo,抑制AIF由线粒体向细胞核转移可能是其神经保 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CMB)危险因素及其对抗血小板单药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神经内科接受抗血小板单药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0例为样本,入院后采集基本资料并完善相关检查,根据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RE-T2*W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CMB组(176例)和非CMB组(124例),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治疗1年内再发梗死、脑出血和病死率,分析影响CMB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CMB对抗血小板单药治疗的影响。结果 高龄、高血压、肥胖、脑卒中病史、ACI和脑白质疏松为CMB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CMB组和非CMB组抗血小板单药治疗期间脑出血率分别为14.20%和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脑出血率分别为9.18%、10.64%和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CMB患者抗血小板单药治疗期间再发脑梗死、脑出血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高血压、肥胖、脑卒中病史、ACI及脑白质疏松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合并CMB的危险因素。CMB可导致抗血小板单药治疗期间脑出血风险增加,重度CMB者更甚。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机制。方法:将SOD1G93A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及利鲁唑治疗组,每组各8-10只。小鼠日龄30 d后,针刺组选取双侧天枢穴(ST25)及足三里穴(ST36)予以电针治疗。利鲁唑治疗组按照30 mg/(kg·d)的剂量予以90 d日龄小鼠灌胃治疗,1次/d。模型组及对照组常规饲养,不予干预。于小鼠电针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对4组进行体质量记录及行为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脑干及脊髓中IBA-1和TNF-α表达变化。结果:正常组小鼠精神状态及运动功能良好,针刺组及利鲁唑组小鼠较模型组精神状态及运动功能明显改善; 转棒实验结果显示针刺组及利鲁唑组小鼠潜伏期较模型组延长;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在模型组脑干IBA-1阳性细胞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 而利鲁唑组IBA-1阳性细胞表达虽有降低,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结果与IBA-1阳性细胞在脊髓L4-5节段表达趋于一致(P<0.05)。针刺治疗后脊髓中促炎因子TNF-α表达明显减少(P<0.05),但利鲁唑组较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及利鲁唑灌胃治疗均可以改善小鼠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但早期针刺干预明显减少脑干及脊髓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抑制促炎因子TNF-α释放,表明电针治疗ALS有效,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抑制神经炎症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30.
刘洁  王斐  杨侠  胡爱丽 《陕西中医》2020,(3):318-320,349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气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签方式将77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连解毒汤直肠灌注及全身擦浴治疗。评估两组临床效果,记录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入住时间及治疗费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和炎症因子。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效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明显缩短,ICU治疗费用显著减少(P<0.01)。治疗后两组SaO、PaO2水平明显上升,PaCO2及血清PCT、IL-1β、HMGB-1、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SaO、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及血清PCT、IL-1β、HMGB-1、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直肠灌注联合全身擦浴可明显控制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病症,改善血气指标,调节炎症反应,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入住时间,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